“數字引擎”驅動紡織服裝產業跨越式發展
宿松融媒訊 為持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我縣以“四知三遍”七大行動為抓手,全面轉作風、提能力、抓落實、促發展,全力推動現代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讓這一傳統產業煥發新光彩,實現了年產值超百億元的跨越式蝶變。

走進位于縣經開區的安徽順源智紡有限公司的5G智慧車間,幾十萬個錠紗錠在數字化系統的精準控制下高速旋轉,平均每小時產出20噸優質紗線。“我們剛開始進入紡紗領域時是半機械化操作,質量難以控制、效率低下,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很不明顯。”安徽順源智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管衛東道出了當年的困境。
這不僅是安徽順源智紡有限公司一家曾面臨的難題。“當時我縣近500家紡織服裝企業普遍面臨智能化水平低、競爭力弱的挑戰。”縣經開區經發局(招商局)局長廖浩分析道:“要一次性投入這么多錢進行數字化改造,后期效果如何,這些企業老板心里都沒底。”

面對企業的猶豫與顧慮,宿松縣制定關于支持紡織服裝企業數字化改造的若干政策,不僅提供30萬元、2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獎勵,還引導企業家前往浙江臺州、山東青島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增加企業數字化改造的信心。很快,安徽順源智紡有限公司率先垂范,短短兩年不到,企業新建成的省級數字化車間,通過AR視覺質檢,將良品率提升至98.5%,國外訂單激增200%。

“數字化改造完成以后,我們實現了整個生產線所有數據的自動采集、自動分析和自動匯總。”安徽順源智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管衛東表示,“質量提高了20%,產量提高了30%。”安徽順源智紡有限公司的成功轉型,讓宿松很多紡織企業逐漸放下顧慮,紛紛加快了數字化轉型步伐。
我縣及時制定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從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安徽優定服裝科技有限公司在看到宿松紡織服裝產業鏈企業智能化轉型成果后,直接選擇落戶宿松。短短一年內,公司就實現了訂單、原料、生產數據互聯互通。
“客戶在終端可以看到每件衣服到了哪個位置、哪個環節,我們什么時候交貨。”安徽優定服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志剛介紹說,“廠房面積從1000多平方米擴展到現在1萬多平方米,生產效率比以前提高了30%-50%。”

得益于科學的培育和引導,目前,我縣已打造紡織服裝領域國家級創意設計試點平臺1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省級數字化車間2家,全縣紡織服裝規上企業已達57家,行業總產值已超百億元。
縣科技工業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劉鑫星表示:“我們以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為發展方向,加快長三角安徽數字服裝產業園建設,打造數字化智能標桿工廠,力爭2030年建成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在這場數字化變革中,宿松縣“知弱圖強”,不斷提升干部服務企業的能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實實在在的舉措答好“創新之問”縣域答卷,讓傳統紡織服裝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融媒體記者 張勇)
責任編輯:陶秋月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