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創新“四維執法”模式 樹立行風建設新風
宿松融媒訊 今年以來,宿松縣市場監管局以行風建設為抓手,著力扭轉“為罰而管”的舊觀念,探索建立全鏈條、系統化的執法新路徑,創新構建“四維執法”模式,有效提升執法公信力,優化營商環境,實現了執法力度與溫度、效能與規范的統一。
預防為先,推行精準化提示執法
實施“一單行,碼上明”風險預警機制,變“被動查處”為“主動防控”。針對高頻違法領域制定涉企行政合規指導清單及專項檢查提示共24大項,按行業分類生成“一業一碼”二維碼矩陣,通過官網、宣傳卡等推送,實現“一掃即查、碼上知曉”。同時,對許可證臨期等易導致嚴重違法的問題,通過短信平臺批量定向提醒70,132次,召開各類警示約談會10余次,發布提醒告誡公示信息20余次,有效避免因疏忽導致違法,引導經營主體自覺守法。

打擊為要,實施一體化聯合執法
對群眾反映強烈、危害嚴重的違法行為保持“零容忍”,提升執法威懾力。一是拓展案源線索。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優化核查流程,綜合研判重要時段、重要領域、數據異常的消費投訴舉報,識別潛在風險隱患。二是深化行刑銜接,與公安、檢察等部門建立線索雙向移送、聯合辦案機制,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堅決移送司法機關,形成打擊合力。截至9月,聯合檢查1800余次,完成行刑銜接案件2起,受理并辦結投訴舉報2870起,其中立案145起。
規范為基,堅持標準化文明執法
將規范文明作為執法生命線,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一是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實行備案與清單管理,杜絕隨意、多頭檢查,減輕企業負擔。二是統一裁量基準。嚴格執行長三角地區處罰裁量基準,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截至9月立案450起,其中免罰減罰案件212起,免除罰款104萬余元。三是保障當事人權利。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代表、企業家、個體工商戶及消費者代表等來自社會各界的行風監督員10名,成立“特約監察隊”,深度參與市場監管全過程監督。在重大案件查處中引入外部監督,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及公安人員列席聽證會,以公開促公正。

服務為本,延伸人性化為民執法
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推動執法效果向社會治理成果深化轉化。一是推行“三書同達”,建立“行政處罰—修復指導—合規建議”全鏈條閉環管理,二是強化事后幫扶,通過“教育+延伸服務”提供法律輔導和合規咨詢,幫助受罰主體修復信用、重回正軌。三是開展案例宣講,選取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行”的社會治理效果。截至9月,實行“三書同達”231次,信用修復1382次,開展案例宣講1次。

該模式以理念創新構建執法新范式,以模式創新推動監管精準化,以機制創新增強執法公信力,以價值創新彰顯執法溫度,系統重塑了執法新路徑。下一步,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深化“四維執法”模式,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完善制度體系,聚力推動行風建設常態長效,為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注入更強動力、貢獻更大力量。(通訊員 鮑佳玉)
責任編輯:楊劉敏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