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公安局: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渡江精神
宿松融媒訊 為深入傳承紅色基因、筑牢忠誠警魂,同步深化廉潔教育與鑄魂教育,10月17日,宿松縣公安局治安大隊黨支部聯合經偵大隊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民警輔警,赴高嶺鄉楓林村渡江戰役紀念園開展“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渡江精神”主題黨日活動,以沉浸式紅色教育推動黨員民警在歷史現場悟初心、守廉潔、強信念,將渡江精神與廉潔從警要求深度融入公安履職實踐。

當日下午3時許,全體黨員民警輔警身著警服、佩戴黨員徽章,整齊列隊進入紀念園。在渡江戰役紀念館內,大家跟隨講解員駐足在墻展前。文字史料清晰還原犧牲船工的壯烈事跡,銹跡斑斑的船槳承載著軍民共渡的艱險過往,黑白照片中漁民手把手教戰士撐篙的畫面,生動詮釋了“軍民一家親”的魚水深情。“1949年3月27日,第44師130團進駐楓林村汪家大屋,戰士們不僅嚴守群眾紀律,還主動幫村民挑水、修房,村民們才心甘情愿捐出賴以生存的木船,6天內組建起200余人的船工隊伍!”講解員的講述,讓在場民警對“依靠人民”的內涵與“廉潔從警”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隨后,隊伍沿環湖練兵步道行進,步道旁的標識牌精準標注著當年部隊訓練科目與強度,復刻了革命先輩“不怕苦、不怕累”的練兵場景;在靶場遺址,民警們透過歷史痕跡,聯想戰士們頂風冒雨苦練射擊的堅毅身影,感悟“敢于斗爭”背后的信念力量;來到以“揚帆競渡”為主題的渡江雕塑廣場,民警們認真聆聽船工沈營樓、周克佳的烈士事跡。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中,二人駕著自家木船載戰士沖鋒,遭敵軍炮火襲擊后,沈營樓即便腸子外露仍奮力撐槳,最終與周克佳一同壯烈犧牲。他們用生命詮釋的忠誠與擔當,成為現場鑄魂教育的生動教材。活動現場,黨支部不僅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還開展“廉潔承諾”環節,民警們面向黨旗莊嚴承諾“堅守廉潔底線、永葆公安本色”,錚錚誓言與承諾響徹紀念園,進一步堅定了傳承渡江精神、恪守廉潔初心的信念。
“看到紀念館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展板,再想到沈營樓烈士舍命撐槳的模樣,我對‘廉潔’有了更具體的理解。當年戰士守紀律、漁民才信任,如今我們守底線、群眾才安心。”治安大隊副大隊長楊志剛在現場交流中動情說道。
“此次活動絕非簡單的‘打卡’,而是一次集紅色教育、廉潔教育、鑄魂教育于一體的精神洗禮。”治安大隊黨支部書記劉毅在活動總結中強調,黨支部特意選址此處,正是希望通過“看實物、聽故事、走舊址、作承諾”的多維形式,讓民警們既真切感悟“革命到底、敢于斗爭、依靠人民、團結協作”的渡江精神內核,又深刻汲取革命先輩的廉潔力量,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線,真正實現“鑄忠誠之魂、守廉潔之本”。
參與活動的民警紛紛表示,將把此次教育活動的收獲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日常治安管理中踐行“敢于斗爭”的勇氣,在服務群眾時堅守“依靠人民”的初心,在聯合執法中彰顯“團結協作”的擔當,在工作生活中嚴守“廉潔從警”的底線。下一步,宿松縣公安局治安大隊黨支部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開展“紅色精神進警營”“廉潔教育常態化”系列活動,讓渡江精神成為推動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讓廉潔理念成為民警履職盡責的“思想羅盤”,以扎實履職與清正作風守護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李晨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