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勢同水火”到“握手言和”
宿松法院成功執結一起借貸糾紛
宿松融媒訊 10月17日上午,宿松法院執行接待大廳里傳來何某甲爽朗的笑聲,在宿松法院執行法官的努力下,何某乙兌付全部案款,曾因債務反目的兩人“握手言和”。這起纏繞彼此多年的民間借貸糾紛案終于畫下了圓滿的句號,一段破裂的鄰里關系得以修復,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此前,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何某乙應償還何某甲借款25萬元及利息。因何某乙未能履行,何某甲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后,執行法官對何某乙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何某乙與何某甲系同村村民,原本關系良好的兩人因該筆借款心生嫌隙、勢同水火,用何某乙妻子的話說,“兩人見面就要打”。對此,執行法官敏銳地洞察到,解開“債務鎖”的鑰匙,在于先解開雙方的“心結”。
于是,執行法官決定以調解為突破口,多次采用“背對背”溝通的方式,搭建起當事人互信的橋梁。與何某乙溝通時,既嚴肅告知其拒不履行的后果,也耐心傾聽,了解其實際困難與內心顧慮,引導其換位思考,重拾履約誠信。與何某甲溝通時,真誠安撫,在堅定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同時,勸導其也要給予對方必要的理解與空間。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執行法官鍥而不舍的努力,成功融化了橫亙在雙方心中的“堅冰”,何某乙承諾并一次性付清了全部欠款,何某甲也欣然接受并表示諒解。
此次案件的成功執結,是宿松法院踐行“司法為民”理念的生動縮影。它印證了有力的執行工作,既需“雷霆手段”彰顯司法權威,亦需“春風化雨”傳遞司法溫情。未來,宿松法院將繼續秉持這一原則,以“‘天天執,人人行’打造宿松法院執行品牌”為引領,在維護公平正義、彰顯司法權威的同時,持續傳遞司法溫度,以更堅實的法治保障,助力和諧社會構建。(通訊員 方濤)
責任編輯:姚翠蘭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