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鐘長鳴守底線 法潤人心促新生
宿松融媒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社區矯正工作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切實提升矯正實效、預防重新違法犯罪,11月14日上午,宿松縣社區矯正局在涼亭司法所組織開展11月社區矯正集中教育會議,涼亭鎮和趾鳳鄉轄區內全體社區矯正對象及司法行政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會議伊始,工作人員通報了近期社區矯正工作整體情況,通過具體數據和典型事例,明確了矯正對象在接受日常監管、公益活動參與等方面的優良表現,同時嚴肅指出個別對象存在的紀律松懈、思想波動等問題。隨后進行集中點驗,逐一核實矯正對象身份信息與在位情況,重申社區矯正的刑事執行屬性,強化矯正對象的在刑意識與規矩意識。
警示教育環節,社矯局負責人選取今年來全省撤銷緩刑以及轄區內發生的社區矯正對象違規違紀典型案例,從案件背景、違規事實、法律后果等方面進行深度剖析,生動揭示了“緩刑不是無刑、矯正不等于自由”的深刻內涵。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真實案例,讓在場矯正對象直觀感受到法律的威嚴與違規的慘痛代價,有效破除了僥幸心理,形成強大心理震懾。同時,對全省三例因立功減刑的案例進行了分享講解。
在法治學習環節,全體人員集中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核心內容,結合社區矯正工作實際闡釋法律實施的現實意義,引導矯正對象深刻認識學法、懂法、尊法、守法是接受矯正、回歸社會的必由之路,。
會議最后,涼亭司法所負責人圍繞“明身份、知敬畏、守紀律”三方面提要求。一要明身份,要清醒認識社區矯正對象的特殊身份,牢記自身法定義務,摒棄“緩刑就是免責”思想;二要知敬畏,要以警示案例為鏡鑒,敬畏法律紅線、敬畏監管規定,將法治學習作為人生“必修課”,切勿心存僥幸,不越雷池半步;三要守紀律,要嚴格遵守報到、學習、外出審批等各項監管要求,以實際行動踐行改造承諾和悔改決心。
此次集中教育會議內容充實、重點突出,將情況通報、案例警示、法治學習與思想引導有機結合,既強化了外部監督約束,又注重內在思想轉化。矯正對象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深刻反思自身不足,嚴格遵守各項規定,主動接受教育改造,努力提升法治素養,爭取早日成為守法公民、回歸社會大家庭。(通訊員 周和平)
責任編輯:李晨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