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從軍:熱血傳承 家國情懷永賡續
宿松融媒訊 在時代的奔涌中,總有一些家庭以赤誠與奉獻譜寫著對祖國最赤誠的贊歌。在宿松縣松茲街道龍井社區就有這樣一個令人敬仰的家庭——劉家祖孫三代人相繼從軍,將青春獻給國防,讓忠誠融入血脈,用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堅守,詮釋著何謂“家國情懷”的生動傳承。

故事的起點,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劉瑞林,懷揣報國熱忱,在祖國需要之際毅然走進軍營。那時條件艱苦、任務艱巨,但他信念如磐,憑借過硬的意志與表現,迅速成長為部隊骨干。無論是日常訓練還是參與國防建設,他始終沖鋒在前,用行動踐行“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
父親的背影,是兒子前行的燈塔。1998年,劉志清循著父親的足跡,踏入軍營。時代在變,使命如一。他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在一次次演訓與執勤中磨煉本領,展現出新時代軍人敢于擔當、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他深知,自己不僅肩負著守護祖國的接力使命,更承載著家族的榮光。
如今,接力棒已傳至第三代。2025年9月,年輕的劉亞奇胸戴紅花,光榮入伍。雖身處和平年代,卻依然面對高強度的訓練與嚴格的軍營生活。得益于家庭的熏陶與自身的堅韌,他在部隊迅速適應節奏,在摸爬滾打中錘煉體魄與意志,將沿著祖輩和父輩的足跡,一步步成長為合格的戰士。
盡管時代不同、任務和挑戰各異,但劉家三代人對于祖國的熱愛、對于軍旅生活的珍視,始終熾熱如一。那些圍坐講述的軍營熱血往事,那些泛黃照片里的青春身影,不僅是家族記憶的珍藏,更是精神譜系的傳遞——忠誠、擔當、奉獻,已悄然成為這個家庭最厚重的底色。
如今,劉家三代從軍的故事已在當地傳為美談,激勵著更多青年選擇軍營、筑夢國防。他們以樸實而堅定的選擇證明:報國,是一種可以傳承的信仰;強軍,是一段需要接力的征程。在未來,這份融入血脈的家國情懷,必將繼續照亮更多宿松有志青年前行的路。(通訊員 石潤明徐雁)
責任編輯:楊劉敏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