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口鄉(xiāng)新源村:一座“和事亭” 萬千魚水情
宿松融媒訊 “新生和風止于善,源出活水樂在仁。”走進隘口鄉(xiāng)新源村但燈組,一座“和事亭”靜靜矗立,亭柱上的楹聯(lián)格外引人注目。亭內村民納涼閑話,其樂融融;亭外鄉(xiāng)村宜居和美,風景如畫。這座看似普通的涼亭,不僅是村民休憩的場所,更是基層協(xié)商議事、化解糾紛的重要陣地,成為新源村治理創(chuàng)新的一道亮麗風景。
“和事亭”里解民憂
“和事亭”建于2023年,由宿松縣人武部資助修建而成。它既是村民日常交往的空間,更是凝聚民心、盤活資源、促進治理的“活力樞紐”。
入夏以來,祝朱兩家因排水問題相持不下,爭吵不斷。新源村黨總支書記熊潔珍把兩家邀請到“和事亭”內,還邀請兩家所在的村組片干、街坊鄰居和“五老人員”。在了解完雙方的想法后,把雙方顧慮擺在明面上討論。在街坊鄰居和村委專業(yè)人士的調解下,雙方握手言和。
“和事亭”為新源村村民搭建了大小事互動協(xié)商的平臺。在這里,鄰里矛盾得以調解,村務決策得以協(xié)商,文化活動得以開展,小小亭臺承載起鄉(xiāng)村治理的大文章。村民們都拍手稱贊道:“有了和事亭,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大家的心更齊了!”截至目前,隘口鄉(xiāng)依托“合事亭”成功調解鄰里糾紛、人居環(huán)境等矛盾糾紛100余件,大小問題均能在村內得到有效解決,實現(xiàn)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致富路上強基建
“和事亭”是宿松縣人武部結對幫扶新源村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縣人武部緊緊圍繞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堅持“點對點”精準幫扶,持續(xù)為鄉(xiāng)村發(fā)展注入動力。在新源村上河組,交通閉塞曾是困擾村民多年的心頭之患。“路不通,什么都難”,這不僅影響著日常出行,更制約著竹木資源外運與產業(yè)發(fā)展,成為當?shù)厝罕娫鍪罩赂坏摹皵r路虎”。
宿松縣人武部作為新源村的結對幫扶單位,在深入調研后,果斷將打通“最后一公里”作為幫扶重點,于2024年啟動上河砂石路建設項目。該工程主要包括開挖1100米長、5米寬的路基,配套修建等長的排水溝,并科學設置排水涵管,系統(tǒng)性地解決了村民出行與物資運輸?shù)碾y題。一條路,激活一片土,溫暖一方心。不僅如此,宿松縣人武部還先后投入資金裝修黨員活動中心、修繕但燈廣場、建強黨建陣地,顯著提升了村級組織的服務能力。從完善基礎設施到強化陣地建設,人武部幫扶的扎實印記,深深烙刻在新源村振興發(fā)展的每一步。
愛心助學暖民心
走進新源村小,教室窗明幾凈,新安裝的窗簾有效抵擋了刺目陽光,為孩子們營造出更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辦公室里,新配備的打印機正高效運轉,及時為師生印制學習資料。這些看似平常的教學設備,正是宿松縣人武部教育幫扶的暖心成果。近年來,人武部持續(xù)開展愛心助學行動,不僅資助了20名困難學生,更針對學校實際需求,添置了窗簾、打印機等急需物資,讓幫扶工作真正落到了師生的心坎上。
一扇窗簾,遮住的是強光,守護的是孩子們專注求學的目光;一臺打印機,輸出的是試卷,承載的是對鄉(xiāng)村教育堅實的支持。這些細致入微的關懷,讓師生們倍感溫暖。老師們表示,教學條件改善了,工作勁頭更足了;孩子們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宿松縣人武部用真情實舉,不僅改善了辦學條件,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為鄉(xiāng)村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夯實基礎。
鄉(xiāng)村振興,基礎為先。作為新源村的幫扶單位,宿松縣人武部立足實際,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全面發(fā)力助推鄉(xiāng)村振興。從建起“和事亭”創(chuàng)新基層糾紛調解機制,到鋪就上河砂石路暢通民心,再到資助困難學生幫扶紓解民憂——一項項務實舉措,既精準化解了群眾的“急難愁盼”,更強勁激發(fā)了鄉(xiāng)村發(fā)展的內生動力。
如今的新源村,路通了,心齊了,事順了。和事亭下的歡聲笑語,砂石路上的車來車往,黨建活動室里的熱烈討論……無不訴說著軍民同心、共建家園的動人故事。宿松縣人武部用真情與實干,為新源村鋪就了一條充滿希望的振興之路,也為新時代軍民融合譜寫下了新的篇章。(通訊員 郭偉)
責任編輯:姚翠蘭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