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姑鄉:農家書屋悄然“蝶變” 書香成為鄉村底色
宿松融媒訊 在九姑鄉白馬村,村民們最近有了新習慣,傍晚飯后總愛繞到村頭的農家書屋坐一會兒。書屋窗明幾凈,生機盎然,幾本嶄新的養殖技術書整齊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以前這里書少,人也少,如今書多、活動多,像個小‘文化客廳’了!”他笑呵呵地說。
這悄然的變化,正是九姑鄉農家書屋深入整改、煥發新生的生動縮影,這次農家書屋整改,不追求一時熱鬧,而是瞄準了“常態長效”,讓書香真正在鄉村扎下根、散開葉。
動態更新,讓書架“活”起來。各村農家書屋統一開展圖書“大清理”,對內容過時、嚴重破損的圖書果斷下架淘汰。在每個書屋門口掛上“心愿簿”,收集村民閱讀需求,結合上級配送,側重接收村民更感興趣的農業科技、兒童繪本以及熱門文學讀物等書籍,做到按需點單,精準配送,新安村的養殖戶們集體“點單”的《養殖技術大全》,不到兩周就擺上了書架。積極引入縣圖書館資源的同時,鼓勵鄉賢、退休教師、本地企業捐贈書籍和必要的設備,把資源落在關鍵處,讓書屋不再是“孤島”。
專業管理,讓服務“優”起來。每個書屋都明確要求配備一名穩定的管理員,不再是“掛名”。由鄉文化站組織培訓,內容涵蓋圖書分類、借閱系統、讀者服務等。白馬村的宋大姐經過培訓,現在把書屋打理得井井有條,還經常用微信群向村民預告新書和活動。修訂完善《九姑鄉農家書屋管理辦法》,內容簡潔明了,涵蓋開放時間、借閱規則、管理員職責、圖書保護、衛生要求等,并張貼在書屋的醒目位置,接受村民監督,讓制度不再是抽屜文件,而是看得見的行動指南。
活動常態,讓人氣“旺”起來。各村農家書屋圍繞農時季節、傳統節日、村民需求,策劃各類主題活動,確保“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九姑鄉都會在書屋開展主題閱讀、剪紙教學、詩詞朗誦等主題活動,讓傳統文化在書香中浸潤傳承。今年端午節,村民們在書屋里一邊包粽子,一邊聽老人講述屈原的故事和本地流傳的古老傳說,節日氛圍格外濃厚。國賽村的“小手拉大手”親子閱讀時光活動,志愿者繪聲繪色地講故事,讓孩子們聽得入迷,家長們也重拾了閱讀興趣。村民們紛紛感慨:“以前孩子放學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現在孩子主動拉我來書屋,變化太大了。”
九姑鄉的農家書屋,正經歷著一場潤物無聲的“蝶變”。從門可羅雀到人氣漸旺,從書籍蒙塵到指尖留香,改變的不僅是物理空間,更是鄉村的文化生態和村民的精神面貌。書香潤澤的不僅是土地,更是人心。如今在九姑鄉,農家書屋已然成為點亮鄉村文化燈塔的重要支點,為鄉村振興注入更為深沉而持久的內在動力。(通訊員 周昕煜)
責任編輯:朱宜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