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頭鄉:多管齊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
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洲頭鄉圍繞“選得出、育得好、用得上”目標,打破單一選拔路徑、優化培養體系,形成可復制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經驗,為鄉村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拓寬選拔渠道,破解“人才難尋”問題。打破“單一招聘”局限,構建“公開招聘+定向挖掘+實踐考察”多元選才模式。一方面,聚焦年輕化、高學歷群體,面向全鄉10個村公開招聘村級后備干部,明確18-35周歲、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等門檻,通過“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察”層層篩選,確保選拔質量,最終成功招聘10人,其中本科學歷9人,大專學歷(退役軍人)1人;另一方面,深入各村摸排在外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群體,建立人才臺賬并主動動員返鄉,同時將村級事務中表現突出、群眾認可的村民納入試用考察,經鄉黨委考核合格后補充進“兩委”班子,實現“廣納賢才”與“本土育才”雙向發力。
聚焦能力提升,破解“適應緩慢”問題。堅持“崗前筑基+實踐賦能”,為后備干部搭建成長平臺。崗前培訓突出“實用性”,組織新聘用村干部開展崗前集中培訓,邀請鄉黨委領導解讀鄉村振興政策、村級組織運行規則,安排黨政辦、農業農村辦等部門骨干,結合案例講解矛盾調解等實務技能,還邀請優秀村“兩委”干部分享經驗,幫助快速掌握基層工作邏輯;日常培養注重“實戰性”,將后備干部安排到村級重點任務一線,參與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等工作,建立“3+1”結對幫帶機制,在實踐中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縮短崗位適應周期。
健全長效機制,破解“留才不易”問題。從“選拔”向“選育管”全鏈條延伸,保障隊伍穩定發展。建立跟蹤管理機制,對后備干部實行“日常管理+季度考核+年度評議”,結合工作實績、群眾評價動態調整,對表現優秀的干部優先推薦進入村“兩委”;完善激勵保障機制,明確后備干部參與村級決策、享受相關待遇,同時常態化開展后續培訓,根據鄉村發展需求更新課程內容,幫助后備干部持續成長;通過宣傳優秀后備干部事跡、搭建交流平臺,我們可以營造良好的氛圍,讓村干感受到組織的重視,激發他們扎根鄉村的熱情,從而形成“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循環。(通訊員 余亦晴)
責任編輯:朱宜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