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報】護航千余畝柑橘園豐收
本報記者 張振雷 王婭飛 通訊員孫春旺
金秋十月,安徽省宿松縣長鋪鎮鐵寨村1000余畝柑橘園迎來豐收季,金黃果實掛滿枝頭,吸引遠近游客紛至沓來,周末單日接待游客超千人次。今年人流、車流激增,村內售賣秩序、交通秩序依舊井然有序。這一變化,源于宿松縣公安局長鋪派出所創新推行的“駐村警務”動態勤務機制,讓警務力量深度融入產業發展全周期。
鐵寨村柑橘產業規模達200余個果園,因品種優、產量高聞名皖西南,年總產值700余萬元,是當地村級集體經濟支柱和村民致富核心產業。“每到豐收季,近百戶果農沿鐵寨路擺攤,千余名游客集中采摘,森林防火、交通擁堵、果實盜摘等隱患凸顯。”長鋪派出所教導員孫慧介紹,針對產業“點多面廣、旺季壓力集中”的特點,長鋪派出所今年創新構建“駐村警務”動態響應模式,打破傳統定點值守局限。
從10月1日起,民警朱小滿、輔警田樂等人組成的駐村警務小組啟動“駐點+巡邏”勤務。白天劃分“售賣區、采摘區、交通樞紐區”三個責任崗,引導果農規范設攤,協助景區疏導游客車輛、提醒家長看護兒童,實現“分區管控、精準服務”。夜間則采取“定點蹲守+動態巡查”結合方式,圍繞分散的柑橘園開展高頻次巡邏,同步聯動村網格員共享信息,今年豐收季以來未發生一起盜摘案件。
“駐村警務”動態勤務機制的創新之處,在于將警務保障延伸至產業發展全鏈條。作為進村唯一通道,全長4.24公里的鐵寨路原路面寬僅4米,往年豐收季常因車流量激增陷入擁堵。今年3月,鐵寨路拓寬工程啟動,矛盾糾紛化解成為工程推進關鍵。長鋪派出所第一時間調整“駐村警務”重心,派駐2名民警、3名輔警成立專項駐點小組,創新推出“聯合處置+源頭化解”工作法,聯合鎮綜治辦、村委會建立矛盾糾紛聯調驛站,對征地拆遷中出現的訴求分歧,實行“接報即介入、現場即調解”,將90%以上的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最終,原本預計4個月的工程僅用3個月便完工,拓寬至6米的路面徹底解決了豐收季交通瓶頸。
如今,鐵寨村的“警察藍”穿梭在“柑橘黃”間,既是秩序維護者,也是服務貼心人。今年豐收季以來,駐村警務小組累計為果農、游客提供求助服務80余次,快速處置輕微交通剮蹭等突發情況12起。
責任編輯:姚翠蘭


您的位置:






